2017年1月19日 星期四

【復健】遇到落枕的狀況時,我該如何改善我的症狀呢?

By Olek Remesz (wiki-pl: Orem, commons: Orem) - Own work, based on this picture from Gray's Anatomy., CC BY-SA 2.5-2.0-1.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339732

落枕所造成的不適感主因於胸鎖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或斜方肌(trapezius muscle)的肌肉損傷或發炎。各種各樣的病症也可能導致由於頸部肌肉痙攣或頸神經刺激引起的斜頸。改善落枕症狀有前篇所介紹的溫熱敷之外,此篇將分別敘述中西醫的治療方法與 #蔡育霖醫師 的漸進式運動教學。


落枕治療方法


西醫治療

1.適當的消炎止痛(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因其主因為肌肉的損傷與發炎,因此給予適當的消炎止痛藥物能有效地緩解疼痛的不適感。

2.肌肉鬆弛劑或苯二氮平BZD類藥物的使用
頸部肌肉痙攣或頸神經刺激往往會使得落枕的症狀更加嚴重。使用適量的肌肉鬆弛劑與短效的苯二氮平類藥物如Diazepam加強GABA突觸後(postsynaptic)的抑制,並降低α moter neuron的活性而產生抗痙攣的作用。
3.頸圈固定
頸圈可讓頸部的支撐性更加足夠,進而讓受傷的肌肉群避免出力而緩解疼痛。
4.適時追蹤
通常落枕症狀約莫三至四天可緩解,然而持續一周以上未緩解的臨床症狀是需要被注意的,後續的評估與鑑別診斷十分重要。

中醫治療
中醫首重辨證論治,落枕主要可分為外傷、風寒外襲型、氣滯血瘀型、腎虛型等,依照不同證型給予不同的治療,原則以舒筋通絡、祛風散寒、活血散瘀及滑利關節為主。
中藥治療
《傷寒論》中記載:“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說明了這類症狀的治療原則。葛根湯為陽明經藥,可引藥上行頸項,解除項背的肌肉痙攣。然而,體質虛弱者因易受風邪所侵,往往造成落枕的狀況反覆發生,並有盜汗的症狀出現,服用具有較強溫散作用的麻黃並不適當,此時以桂枝取代麻黃加入葛根湯,並加入其他幫助緩急止痛的藥物如芍藥、甘草等,對於落枕的治療都有顯著之療效。
症狀較嚴重者,除了以桂枝加葛根湯為主要處方之外,宜酌加如當歸、荊芥、桑枝等養血祛風藥材,加上熱敷外用藥物,同時以內服與外治來加強治療效果。

針灸治療
手足三陽經脈交會於頭,又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陽膽經分別行經頭項之背面與側面,針灸施術時,時常會選用同名經的腧穴來治療本經疾病,因此在穴位選用上多會以手足太陽經、手足少陽經之穴位作為取穴的基礎來做治療。
又太陽主表,為諸經的藩籬,外邪侵襲,大多由此而入,治療風寒外襲型、氣滯血瘀型之落枕可選用足陽明膀胱的天柱穴督脈的大椎穴治頭痛項強,亦可搭配遠端取同名經之手太陽小腸的後谿穴對於治療落枕和急性腰扭傷均具有神效。另外選取足少陽膽經穴位的風池穴、肩井穴同樣與督脈之風府穴搭配可壯陽益氣,在配穴上可在祛除外邪的同時補益正氣,以達扶正祛邪之功效。


局部穴位按摩
配合輕度穴位按摩可幫助鬆筋、理筋,以促進血行。每次穴位按壓約23分鐘,力量由輕而重,以患者有明顯的痠脹感為度,不需按壓至疼痛。同樣是針對上述針灸的幾個穴位(天柱穴、大椎穴、後谿穴、風池穴、肩井穴、風府穴、落枕穴)來做按壓。按摩的同時可根據頸椎活動障礙的方向,採用持續健側低頭牽拉方法,舉例來說: 如患者向左側彎和後伸時疼痛,便吩咐患者向右前下方持續低頭並間斷用力低頭產生類似牽拉作用,也就是向無痛的方向低頭牽拉。低頭時患者應無疼痛感覺。再來可局部配搭阿是穴、與落枕特效穴(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間,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觸摸,從二、三掌骨交界盡頭之處起,大約一指寬的距離,按壓時有強烈壓痛)等進行治療,使僵硬的頸部肌肉群放鬆,藉此改善其局部的血液循環與經絡循行,紓緩疼痛。


如何避免落枕的狀況產生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裡有提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我們可將其進一部解讀成「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變」。 也就是一般俗稱的預防勝於治療!

預防小撇步

1.在天氣冷或固定一個姿勢太久血液循環差時,適時定時的做伸展運動。

2.在運動前確實做好暖身(Warm up)的活動。

3.避免大動作轉頭,也有可能引發急性肌肉拉傷不適。

4.選擇適當枕頭,枕頭要合適按照人的生理特點,枕頭不能太高,也不宜過低,培養良好睡眠姿勢。

5.因天冷氣血循環差的狀況所導致的頸項強硬之感覺時,可使用吹風機以熱風循著足太陽膀胱經的走向吹拂,幫助表淺經絡與氣血之循行。



有哪些運動方法能緩解落枕的症狀呢

落枕是持續累積的肌肉傷害,發現落枕時可先以溫敷,讓該部位血液循緩增加並且放鬆肌肉。搭配著漸進式向對側緩慢地旋轉、傾側、俯伸的動作,讓僵硬痙攣的肌肉得以伸展開。一次的療程可做十個循環約莫58分鐘,慢慢做並逐漸增加頸部活動範圍。 安德魯醫師將動作分為四個步驟:轉、傾、俯、屈。


步驟一:轉
將頭輕輕地、緩慢地轉向疼痛部位的對側(如圖所示,患側為患者的右頸,緩慢旋轉至左側),當旋轉至有明顯疼痛感就暫停延伸,建議緩慢來回旋轉10次,逐漸伸展胸鎖乳突肌斜方肌,依每人的狀態不同而調整。

步驟二:傾

接續著第一步旋轉的動作,當旋轉到對側端後,先維持姿勢不動,慢慢地將頭往對側肩膀方向傾側,同樣當有疼痛感時先就暫停,頭回正,反覆傾側10次。



步驟三:俯

反覆緩慢傾側後,頭回正,再慢慢的低頭俯視,調整呼吸,一樣反覆動作俯仰10次。



步驟四:屈

前三步驟完成後,此時頸部肌肉以部分放鬆,適當的伸展後,讓患側關節肌肉得以屈曲至同側,讓伸展的肌肉更能徹底的放鬆,一樣緩慢反覆此動作10次。



切記每個動作都必須掌握緩慢漸進此兩關鍵。每日早晚午休各做一組這樣的活動能有效預防落枕的發生或緩解已發生的症狀。

安德魯醫師總結:


1.不論西醫還是中醫的治療方式,適當的止痛與肌肉放鬆皆可有效改善落枕的臨床症狀。

2.局部穴位按摩可幫助鬆筋、理筋,以促進血行,然僅需以患者有明顯的痠脹感為度,不需按壓至疼痛。

3.預防勝於治療,在天氣冷或固定一個姿勢太久血液循環差時,請適時定時的做伸展運動。

4.落枕發生時,能以溫熱敷搭配安德魯醫師所教導的轉、傾、俯、屈四動作,讓僵硬痙攣的肌肉得以伸展開以減短病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蔡育霖醫師 門診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