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1日 星期三

【觀念】中藥/西藥 服用時該隔開多久呢?



相信這個問題是有同時在服用中藥與西藥的病患一直以來的疑問。

回憶還在實習階段時,蔡育霖醫師同樣曾問過西醫師長這個問題,然而卻得到西醫師長:這是中醫的範疇、應該還好、隔開就好 等不置可否的回覆。

然而,把同樣的問題拿來問中醫的師長時,同樣也是無法得到確切的答案,半小時、一小時、一個半小時甚至有三小時之說,像是菜市場喊價般的沒有定數。這時,小魯醫師體會到了這問題原來也是西醫師與中醫師一直以來無法正面明確回答的一個難題。因此,在今天的文章裡,安德魯醫師將以實證的方法與大家一同討論,在需要同時服用西藥與中藥的狀況下中藥與西藥該間隔多久是比較恰當的。




首先,在討論中西藥需要隔開多久前,先容小魯醫師先簡單的介紹一下中藥與西藥的部分知識,讓各位讀者可以稍微認識一下中西藥的用藥差異。

關於中藥的基礎知識


由於中醫藥多是以方劑型態呈現,其組成並非單一藥材,更不可能只為單一成份。藥方的產生是在辨証清楚,治法確定後,選用適當的藥物,藥物經過配伍後,既增強治療作用,也能消除或減弱其部分藥物的毒副作用,以提高整體療效。其藥物並非隨意堆砌,而是按一定原則配伍,在中醫師的辨証論治指導下,以「君、臣、佐、使」的組成結構來進行選藥組方。



素問至真要大論曰:「治有緩急,方有大小。」又言:「補上治上制以緩,補下治下制以急」,說明立法處方,應按照病情之輕重緩急,作出最恰當的配伍藥物,並且斟酌劑量的使用。



經過歷史朝代的更迭,乃至清代醫方集解,將方劑分為二十三劑:

補養劑、發表劑、催吐劑、攻裏劑、表裏劑、和解劑、理氣劑、理血劑、去風劑、祛寒劑、清暑劑、利濕劑、潤燥劑、瀉火劑、除痰劑.芳香開竅劑、鎮靜鎮痙劑、消化劑、收斂劑、殺蟲劑、明日劑、癰瘍劑、經產劑等二十三劑。並附急救方。此種分類,也造就了今日的中醫藥在臨床上使用的方便性。 



而中醫方劑之劑型,除了有內服用藥丹、膏、丸、散、湯之外,尚有酒醴、花露及治療局部疾病之浸洗、煙熏、摩散、坐藥等。

此篇文章內容主要討論為內服中醫藥。簡單的來說醫院中所開之中藥多為湯丸散三種劑型;湯劑為將飲片藥用水煎成湯液,去滓服用,在臨床應用最廣,其吸收速,作用強,適宜用來治療急性及病情複雜之疾病。

丸劑則是將組方之藥物研磨為細末,用蜜、水等糊為丸使用,其吸收緩慢,故適宜慢性病之治療使用。但有時亦將之當作救急爭時間用者,如安宮牛黃丸、蘇合香丸等,其組成因含有芳香性藥物麝香、冰片等不適用於湯劑煎服,製成丸劑則符合其急救時需及時取用的可近性。

散劑為將藥物研成粗末或細末,供內服或外用之劑型,其內服可用開水送服、調服,或入湯劑包煎。

另外還有拜科技發達所賜的濃縮中藥。也就是俗稱的科學中藥,它的本質是利用傳統水煎藥水,在低溫低壓的環境中將水分蒸乾,然後再以澱粉賦形而成,服用時再配溫開水還原混合成湯劑。

關於西藥的基礎知識

然而若要單純以中醫的思考模式來討論中西藥的交互作用,目前在醫療學術交流討論其實並不容易。大家必須以共同的語言來做論述。因此目前中西藥交互作用的機轉,多是以現代藥理學方式進行描述。簡單的就藥物動力學 (pharmacokinetics)來做介紹。

藥物動力學 (pharmacokinetics) 主要是用以了解藥品在生物體內的A-D-M-E,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謝metabolism與排泄excretion各個過程的表現與特性。

藥品要產生作用,首先必須從給藥部位不論經由何種管道讓藥的成份進到血液中,這個步驟就是吸收過程。接著由血液循環運送分布全身,再進到人體細胞或特定作用部位產生療效。使用藥物治療時,需要維持一定的血液中藥物濃度,以便在作用部位維持足夠的藥量產生療效。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對於人體而言藥物是外來的異物,甚至將之認定為是毒物,因此身體有一套因應機制來處理入侵的藥物,這套機制簡單地說就是藥物動力學。
吸收absorption

常見的給藥途徑有經消化道、注射、局部給藥等方式,其中除了注射的方式能直接把藥品以輸注進入血液中,剩下的給藥方式都需要經吸收步驟使藥品進到血液來產生全身性作用。口服藥物經過胃、腸、肝臟到全身血液循環過程中,藥品的損耗情形稱為首渡效應first-pass effect,而經過首渡效應後剩餘進到全身血液循環的藥量分率,才為可被生物體利用的有效藥量。

部分醫師建議中藥、西藥需間隔一小時至二小時,主要便是考慮胃的排空時間,間隔一至二小時能讓兩類藥品不在胃裡相遇混合。也就是王見王,使之互不相遇而減少中西藥物的交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s)的概念。

分布distribution

藥物吸收之後,經血液循環將藥物送達身體各個部位,利用血液中的蛋白質與血球對藥品的親合力,形成結合型藥品,結合後藥品不易或無法通過微血管壁進到組織作用部位,因此結合型藥品並不具藥效。而未被結合的稱為游離型藥品,游離型藥品才能自由穿透活動於血液與組織中產生療效。當血中游離型藥品濃度降低時,結合型藥品就會拋棄血中蛋白變回游離型。由於結合型藥品不易進入組織,也不會被肝臟或腎臟等器官排除,因此有較長的時間滯留在體內。若藥物的安全範圍狹窄,而且該藥與血中結合度高,則會使得藥物更有可能與其他藥物發生交互作用。
代謝metabolism與排泄excretion

體內排除藥品的方式有代謝及排泄兩種,代謝能在藥品分子上接一些親水性官能基或者把分子分割成不同結構的代謝物後再排出體外。至於排泄,則是把藥品分子原封不動地送走,主要可經由膽汁排到腸道或經由腎臟的尿液排出體外。

該先吃中藥還是西藥?

<對於中藥而言>

適合飯前服藥的藥方,主要有治療胃腸道疾病的藥方,因為空腹食用藥劑能以較快的速度吸收,且藥物濃度較高,故治療腸道疾病的方劑,適合飯前服食。

同樣的,大部分補益氣血或調理人體氣血陰陽作用的方劑也會選擇在飯前服用,主因是能讓其藥效更加充份發揮。再來比較特別的是中藥的驅蟲藥方劑,這類驅除寄生蟲的藥方多建議空腹服用方能使腸胃道保有較高濃度的藥劑成份,便於藥劑直接作用於蟲體,以殺死蟲體讓其得以快速排出體外。

而討論到適合於飯後服用的中藥,備急千金要方有記載:「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後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中醫認為,在飯後服用中藥,因食物可減緩胃排空的速度,進而有延緩藥物下行的功能,同時也能使藥性向上行治療胸膈以上之疾病。



<西藥的使用上>

藥品飯前空腹使用的目的,不外乎是希望能減少食物干擾吸收,口服藥品的有效成分必須從腸胃道吸收至血液中,再由血液運送分布全身。過程中,影響吸收的最常見因素是食物。為了確保療效,這些藥物必須空腹食用,例如: 預防骨質疏鬆的雙磷酸鹽藥品、多數的口服降血糖藥及胃酸抑制劑。另外,是期望能減少藥物的副作用,例如改善排尿的Bethanechol使用後會增加腸胃的蠕動,空腹使用可避免飯後腸胃蠕動等不適症狀。

至於飯後使用藥物,一部分是為了確保療效,藉由與食物的併用,提升身體吸收的量,以達到臨床療效,例如如減低血中三酸甘油脂的Fenofibrate與維生素ADEK等。另一方面,則為希望能減少其副作用,大多數藥品隨餐或飯後服用的原因是為了降低腸胃不適的副作用,例如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鈣片、鐵劑等。



每個病患所服用的中西藥種類與成份皆不同,因此,中藥西藥在服用上誰先誰後,還是得請教處方醫師服用的順序,並且給予醫師完整的用藥資訊(告知目前有在服用哪些中藥或西藥)以利醫師做出正確的判斷。



中西藥服用時該隔開多久呢?

若以胃的排空時間來考慮,那麼人體的胃排空時間確切的時間到底是多久呢?

這篇在2015年所發表的統合分析(Meta-analysis)論文分析了49 篇已發表的研究1457個案例,年齡從28週至成年人,目的是希望討論年齡的差異是否會影響到胃排空的時間。

而最後該文章的結論是1.年齡的差異並不會顯著影響胃排空的時間長短,然而2.食物的種類則為主要影響胃排空時間的因素,水溶液食物平均在胃滯留時間為45分鐘,而固體食物平均在胃滯留時間為98分鐘。



然而,考慮到藥物的分佈、代謝、排泄等過程,間隔一至兩個小時,或許並不夠。

依照藥物動力學的觀點來看,一個藥物經過1個「半衰期」的時間,其血中藥物濃度會下降一半,經過3.32個「半衰期」,只會剩下10%的濃度、經過4.32個「半衰期」,血中藥物濃度就只剩下原來的5%,所以通常我們都是以45個「半衰期」的時間,當做藥物排出體外的時間。

以常見的止痛藥普拿疼Acetaminophen為例,對一般健康成年人來說,其「半衰期」為2-3小時,所以完全將藥物排出體外至少需要10個小時。

不同的藥物,想避免交互作用,相隔所需時間,也會有所差異。因此,同一天所吃的中西藥,皆有機會互相影響。


蔡育霖醫師總結:
1.若只考慮胃的排空時間,間隔一至二小時能讓兩類藥品不在胃裡相遇混合。
2.然而,考慮到藥物的分佈、代謝、排泄等過程,間隔一至兩個小時,或許是並不夠的。
3.每個病患所服用的中西藥種類與成份皆不同,因此,中藥西藥在服用上誰先誰後,還是得請教處方醫師服用的順序,並且給予醫師完整的用藥資訊以利醫師做出正確的判斷。

#中藥服用的日常小知識:
-不要以濃茶代替白開水搭配中藥一同服用,茶葉裡含有鞣酸,與中藥同時服用會影響人體對於中藥的吸收,造成療效減低。

-熱性藥物與寒性食用同用或寒性藥物與熱性食物同用。例如在服用健脾、溫胃或胃藥時,應避免寒性食物使用

-切忌白蘿蔔搭配補養中藥一同服用,主因白蘿蔔(也就是中醫所說的萊菔)其功效有消食、破氣等作用,在服用人蔘等滋補類中藥時,等於才剛補了氣就被白蘿蔔給破氣中和,直接影響降低藥物的補益作用。

-當歸、人參等會影響血液凝集功能的中藥材,在與阿斯匹靈或抗凝血藥物共同使用時,會導致藥效加乘,延長凝血的時間,增加出血的機率。

-麻黃能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但卻會促使血管收縮,因此不建議與降血壓藥物一起服用,以避免減低降壓效果。

-一般而言高血壓患者禁吃燥熱補品,若再服用較燥的補益藥材,未經專業中醫師辯證,就容易造成血壓上升的風險。

-煎煮中藥材容器需慎選,請勿使用會和藥材成分起作用的材質,切忌使用鐵鍋或鋁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蔡育霖醫師 門診時間 🩺